准备托福考试,别错过了真题的预测,大家在进行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多做几份预测题练练手。以下是留学群小编精心整理的2021年10月30日托福听力考试真题预测,欢迎阅读。
2021年10月30日托福听力考试预测
专业名词必考
在托福听力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this is what we call + 专有名词”的说法,或者“this is +现象”。
一般来讲,此类专有名词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但是教授会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更难的考法是用另一个专有名词来解释一个专有名词,那么考点非常明显了,就是考察what is the definition for+专业名词。
不管考试题目如何千变万化,考试的要点是不变的。具体的试题题目可参阅下TPO第四套的关于动物行为的那一篇文章。
原因、结果必考
任何类型的lecture题目当中都有可能会考到此类问题。
一般来讲,表示原因的听力内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除了最常用的because外,表示原因的还有since,as,for,the reason is that等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我们的日常积累。
例子必考
此类听力题目中经常会使用具体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某一专业说法,比如会使用我们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会变坏这个例子来说明细菌的作用,也会使用自行车的轮子来说明某种排水系统,也会使用某一历史事件来说明绘画的具体作用。
所以,当听力中出现for example,for instance,let’s say,let’s put it this way,just like, just as,as we all know等说法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觉。托福听力评分标准的了解,可以让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进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小于5的数字必考
此类题目一般会出现我们所谓的多选题,一般会考到具体的作用、表现形式、逻辑关系等。
具体的题目在巴朗中多见,比如考到具体的绘画的三种作用,四种排水系统等,或者是修正主义对于早期农业的消极影响的三个方面等。需要各考生注意的是,在此类听力中可以适当使用专业名词缩略语以减少听力笔记时间。
优缺点必考
此类题目一般集中于典型的高科技、生物化学类听力当中。
比如有一篇听力考到了科学家利用细菌来去除海洋污染物的文章,文章中清晰地给出了此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缺点的题目是一个多选题,基本就是原文中的比较耗费时间和速度比较慢等。所以,对于此类文章,一定要明白其相关的结构,这样才可以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托福听力的几个技巧
1、听历年真题
刚刚说了每一点就是听写,那么听写用什么材料呢?小编推荐用真题。你可以找到原来老托福的听力真题,坚持把它们听写下来。在你完全翻烂托福听力真题前,不建议去听别的听力材料,像美剧、VOA等,其一是因为各自涵盖的内容有差异,涉及领域不同;其二是因为它们难度太大,等你把它们拿下,你留给另外三项的时间也就不多了,所以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在听的过程中不要死磕着,听了4次再不懂就看文章。有些你查字典才能明白的东西,又如何指望自己在一遍遍听中搞懂呢?如果你把全部真题听完,你可以试着背托福听力里面一些句子。
2、背材料里的单词
我建议大家把历年托福听力中出现名词背一下,很管用,这些词汇都是长对话里的重要特征,其实听懂这些往往对你猜测答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托福听力中长对话一般不会说和我们常识相反的事物,你能够听明白在说个什么东西,即使后来很多不懂,连蒙带猜也可以做对3-4个。
背听力词汇的方法可以不拘于以往的狂读的背单词的形式,这是听力不是朗诵会,其次是很多人很多单词读音不标准,用听的方法还可以纠正发音。小编这样说是为表明听一次效率比读一次好
3、听写训练
想要让自己的听力成绩能稳步提高,最妥的办法就是听写。很多考友总是认为听写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的方法,还十分考验人的耐心。相比于听写很多同学更愿意有听关键词、记笔记的方法,因为这样的托福听力技巧见效更快些。
但是你出国之后呢,要到一个全是英语的国度,光靠听关键词半猜着理解怎么足够,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听写吧。如果听写能够坚持一个月的话,有可能就能让你提升5分左右的空间,而且对于口语和作文的连带提分效果。用听写的方法来提高相当于是一个长期投资,训练足够你还能做些同声传译的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4、听完之后再做真题
边听边做题容易造成听后不反应文章意思的恶习,的确大部分你能够听懂,基本都可以做对题,但是你边听边做可能会把全题意思理解错误。其次虽然听力选项答案简单,但是个体浏览和理解速度有差异,长期只听不作题必定导致你扫描答案速度降低。
托福听力答案偶有陷阱,D比A好,可是一上来就选A,所以这种细心和灵感是需要平时养成的。最后,在你万一听不懂的情况下,你看着选项必须猜题,这个猜其实包含了你使用一些听到的词汇来推测答案,这也是能力,试问你平时不猜,考试的时候怎么会猜对?所以听完之后再做题也可以帮你提高猜题的准确性。
推荐阅读: